6G性能指标新思考:三维联合需求
- 6G 标准化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ICT 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讨论了 6G 网络需要满足的一系列关键无线要求。
- 通过这篇博文读者可以探索最重要的要求,并了解三维联合要求的概念。

未来的6G网络有望为生活、社会和行业的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做出贡献,满足人类和智能机器的通信需求。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并着手实现6G,ICT 行业首先需要对未来网络提供的用例和需求达成共识。在 2024 年 12 月于马德里举行的 3GPP RAN #106 会议上,3GPP开始讨论对 2030 年及以后的网络至关重要的要求,并朝着达成共识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要求将激励和推动 3GPP,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6G 之旅。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 (ITU-R) 是正式为 IMT-2030(即 6G)设定标准的组织。ITU-R 还负责标识6G频谱的工作,这可能是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构建共识的最重要工具。在马德里,3GPP向ITU-R通报了其关于6G 需求的工作计划和初步协议,以寻求两个组织之间的协调一致。
爱立信提出了一个需求的组合,包括传统的无线网络需求(如速度和容量)以及与新蜂窝服务相关的新的需求和社会期望,例如:
- 沉浸式通信
需要将数据速率、延迟和可靠性这三项要求合并成三维联合需求以支持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远程驾驶和云游戏。 - 可持续通信
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节能的网络。 - 传感
一种新技术,系统可以充当雷达来检测无人机、车辆和行人等目标。 - 定位
新的无线技术必须支持基于 3D 的定位,用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应用。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仔细阐述爱立信的建议,重点关注关键的 6G 用例和需求。这些用例和需求体现了 2030 年预期的现实用例以及主要的社会趋势。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要求以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吧!
6G 要求
差异化连接
我们预计到 2030 年,更高级的虚拟、混合和增强现实(分别为 VR、MR 和 AR)服务将普遍可用。除了这些沉浸式通信用例之外,6G 网络还将大规模地支持远程驾驶、视频会议和云游戏等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一套包括数据速率、延迟和可靠性的综合要求。因此,我们认为 6G 技术需要满足包括数据速率、延迟和可靠性在内的联合要求。
诸如此类的要求促使 3GPP 在设计6G技术时要做出大胆的决策。这是必要的,因为 3GPP 的 6G 系统与任何其他希望被定义为6G的技术一样,最终需要满足这些严格的要求。对于5G,人们将相当多的精力花在开发功能上,以支持相当极致的可靠性和超低延迟。然而,需要此功能的广泛的商业用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认为6G的需求最好是愿景驱动和商业闭环驱动相结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想通过选择一组示例服务来定义需求。对于每个目标服务,在数据速率、延迟和可靠性方面都会有组合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XR,其预计的需求为30 Mbps吞吐量,40毫秒双向延迟,并且所有传输都支持99%可靠性。

未来网络的节能性能
网络和设备方面的节能性能是爱立信和整个行业的首要任务。为实现我们到 2040年在整个价值链中实现全球温室气体 (GHG) 净零排放的目标,6G 将是其中关键一环。
在爱立信的坚持下,5G 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比 4G 更节能,引入了更少的“始终在线”参考信号的精简设计原则。对于 6G,是时候在这一旅程中迈出下一步,在 5G 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降低网络能耗的方法。请阅读我们的白皮书爱立信的 6G RAN 愿景:提高能源效率,了解更多信息。
对于 5G,ITU-R 对网络能效有定性要求。5G 技术方案的提交者(例如3GPP)被要求描述引入了哪些功能来降低系统中的能耗,但没有被要求量化实际能耗的减少。对于6G,有必要提出更高的标准。6G 需要超越这一点,即引入定量和可衡量的要求。具体来说,它应该明确相对于上一代技术的能耗要求。

用于导航和跟踪的传感
感知是一种新技术,其中蜂窝系统充当雷达,允许基站或终端设备检测其周围的物体。定位(如下所述)侧重物体的定位,而感知包括检测物体是否存在、物体分类和连续跟踪。与定位不同,检测到的感应物体是被动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会通过发射或接收任何信号来主动参与感知过程。感知的关键方面是将其集成到 6G 中,以创建通信感知(ISAC)系统。有关感知的更多技术详细信息,请参阅博客文章通感一体解锁空间定位的多种应用 - 爱立信和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 爱立信。
举个例子,被感应到的目标可以是一架无人机,它被监控以进行飞行路径跟踪和导航。

在信息物理世界中的定位
在沉浸式通信使能的信息物理世界中,混合现实等用例需要基于 3D 的定位才能正常运行。它是在物理世界的数字表示中能准确表示、定位和跟踪互联对象(如可穿戴设备、车辆和协作机器人)的关键功能。
因此,爱立信一直在提出,沉浸式通信用例不仅应支持高可靠性和低延迟通信,还应能够精确定位连接对象。为了支持沉浸式通信,建模设备的定位必须非常精确,并超越当前传统的 2D 定位,以覆盖房间的所有三个维度。
除了身临其境的通信体验之外,6G 技术支持紧急用例的定位也很重要,就像前几代蜂窝系统一样。

提高性能标准
6G 无线技术的性能还应优于 5G,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允许扩展现有服务,并激发创新以支持对新领域和用例的探索。为了确保这一点, 除了上述关于差异化连接、节能性能、感知和定位的要求外,3GPP 和 ITU-R还将从以下方面定义 6G 的传统无线要求:
- 数据速率
- 频谱效率
- 系统容量
- 移动性
- 时延
3GPP 6G 时间表和工作流程
现在让我们看看6G时间表以及正式的 6G 需求流程是如何运作的。
3GPP 已于 2024 年 5 月开始了 6G 工作,举办了专注于端到端用例的 SA1 研讨会,随后批准了关于 6G 用例的 SA1 研究项目。SA1 是 3GPP 中负责确定 6G 用例及其相关要求的小组。根据3GPP 商定的6G时间表(我们在博客文章 6G 标准化时间表和原则中写到的),在马德里开展的 6G 无线关键性能指标工作是整体计划的又一步推进。
当然,最终是由ITU-R正式定义新一代IMT技术必须通过的标准。只有达到标准,才能被认定为 IMT-2030 技术(即 6G 系统),并加入 3G、4G 和 5G 的 IMT 系列。ITU-R 目前正在定义这些需求即相应技术指标,并正在征求外部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这非常重要,因为 ITU-R 还管理着全球频谱对齐过程。这一过程确定了 IMT 技术系列使用的频谱,这是针对蜂窝行业使用的移动频谱达成全球共识的最重要工具。由于 3GPP 的目标是定义最有竞争力的 6G 技术,因此 3GPP 和 ITU-R 之间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在马德里,3GPP 借此机会向 ITU-R 通报了其 6G 要求工作计划和初步协议,以寻求两个组织之间的协调一致。
6G 标准化的下一步
3GPP 已启动 6G 工作,并就未来用例的无线需求向 ITU-R 提交了其工作计划和初步建议。为此,爱立信提议包括:
- 包括数据速率、时延和可靠性的三维联合需求,以支持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远程驾驶和云游戏等服务。
- 节能性能,通过设定量化要求,使 6G 网络比前几代网络更节能。
- 感知,一种新技术,系统可以充当雷达来检测目标,例如无人机和车辆。
- 定位,以确保无线技术支持基于 3D 的定位,用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应用。
这些要求将激励 3GPP 提供开放、高性能和节能的 6G 系统,解决差异化连接、感知和定位问题,以支持信息物理世界。
相关链接
相关内容
Like what you’re reading? Please sign up for email updates on your favorite topics.
Subscribe nowAt the Ericsson Blog, we provide insight to make complex ideas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