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Like what you’re reading?

擘劃國家級的數位藍圖 - 從具有前瞻性的行動網路開始

Available in English 日本語 繁體中文

從領先的電信商可以看出,服務就緒程度、可信度和豐富度是 5G 網路藍圖的重點發展領域,且是數位化的關鍵。

行動網路是「真」數位國家的基礎嗎?

毫無疑問地,今天的 5G 網路建立在 30 多年來指數級成長的基礎上,正為企業、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的數位轉型鋪平道路。

認知到這一點,世界上許多具有遠見的國家正借助最新的行動網路來提高國家競爭力,這需要與具有前瞻性的電信商協力合作。我們可以從 CSP 學到什麼?有藍圖嗎?

根據與電信商的討論,我看到 5G 網路藍圖的三個重點領域:服務就緒度、服務可信度、服務豐富度。

國家級的數位藍圖

網路覆蓋範圍、容量和效能的投資對於服務就緒至關重要

關注領域1

關鍵洞察:到 2029 年,在多雲、多邊運算和上行鏈路密集型應用案例的推動下,全球行動數據流量預計將成長 3.4 倍以上。高流量地區的密集部署和採用獨立 (SA) 核心網的全國 5G 中頻部署至關重要。載波聚合(CA)增強覆蓋範圍和容量,優化使用者體驗和網路效率。

網路需求的演變和新案例

網路覆蓋、容量和效能是服務就緒度的核心要素。然而,服務就緒的基本條件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進。新一代行動裝置、服務和案例對網路容量和效能提出了額外的要求。支援全國範圍內基於雲端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 應用和延展實境 (XR) 將需要顯著增加上行鏈路容量,同時保持低延遲和抖動。

預計到 2029 年底,全球行動數據流量將成長至 465 EB 左右,是 2023 年底的 3.4 倍以上。設備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向多雲、多邊緣運算的轉變將推動新的上行鏈路密集型行動案例進入商業主流,從而增加對無縫行動和Sub-meter設備定位的網路需求。工業設施已經面臨更嚴苛的流量模式。

確保有足夠的能力支持服務差異化

提供足夠的本地(城市和室內區域)和廣域(農村和郊區)容量將需要持續密集部署高流量區域,並在全國地區提供以獨立組網為架構的 5G 中頻。這將帶來新的收入來源,例如FWA、Gen AI 裝置和應用,以及新型穿戴裝置中的高效能 XR。 5G 已推動了 FWA 連線數量的成長,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3.3 億個家庭用戶,為服務提供者帶來約 750 億美元的收入。

載波聚合(CA),即將多個低頻段和中頻段聚合成一個資料流,是實現室內和農村覆蓋、峰值速率和容量的關鍵5G技術。透過CA,使用者和電信商可享受最佳的使用者體驗和網路效率。雙頻段和三頻段 CA 現已推出,與頻譜效率高的主動式天線系統相結合,對於具有最佳資源和頻譜效率的高容量覆蓋至關重要。利用 5G 的所有頻段(低、中和高)並透過 SA 核心網控制 CA,構成了數位平台的基本藍圖。早期市場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後續將有更多市場。

先進的覆蓋範圍和效率

SmarTone已將其網路覆蓋範圍擴展至地下鐵路沿線的人口密集地區。 SmarTone技術長 Steven Chau 分享了他們如何將 5G 引入中小型企業的應用案例,並透過廣泛的覆蓋範圍克服了難以到達和人口稠密地區的挑戰,從而鞏固其卓越網路效能的聲譽。此外,Steven也重點介紹了他們透過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網路維運來提升使用者體驗的經驗。

我們正在為數百家 電信商 的轉型之路提供支援。其中包括Singtel,該公司最近成為第一家在其全國現行網路中部署愛立信的細胞睡眠模式功能(Cell Sleep Mode function)的公司,從而優化了細胞睡眠配置,一年平均節能高達 8%。如今,新加坡的 5G SA 人口覆蓋率達到 95%,這要歸功於Singtel積極的網路創新和節能解決方案。

5G 獨立組網(SA)的重要性

5G SA 帶來了眾多增強功能,例如 5G 網路切片,這是推動 5G 變現的基礎。此外,5G SA 透過更快的內容到達時間、更好的服務覆蓋範圍、更高的用戶資料傳輸量、更長的電池壽命等改善了用戶體驗。將 5G 網路升級到 5G SA 對於一個國家的數位藍圖至關重要,新加坡、印度、中國和美國等早期採用者已證明了這一點。

投資於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以獲得可信度

關注領域2

關鍵洞察:對於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投資可確保網路和服務具有充分的韌性,這對於企業和公共安全至關重要。 AI/ML 優化和時間敏感性網路 (TSN) 等標準將增強網路韌性。

在這十年裡,5G將成為企業、工業、金融部門、能源基礎設施、物流和運輸系統以及其他重要社會和經濟基礎設施的數位骨幹。

可靠性、韌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

網路可靠性和強大的韌性—以及明確的服務等級協定(SLA)—將逐漸成為 5G 市場中的關鍵可交易資產,從其被包含在網路專用術語 NRAR(Network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Resilience)中可見一斑。

企業領導者持續加大在數位化和自動化的投資,以增強未來的營運韌性。根據愛立信產業實驗室的調查,擁有明確韌性策略的企業中有 90% 正在邁向數位化——比沒有策略的企業高出 50%。

新冠疫情凸顯了企業和公共安全組織對韌性和移動性的需求。在 5G 之前的世界中,行動網路支援線上商務、遠距教育、應用程式經濟和企業視訊通話服務。借助 5G,網路可以透過自動駕駛、遠端診療和關鍵任務服務進一步造福社會。擴增實境 (AR)、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數位分身等技術的擴展將重新定義韌性的價值。

韌性策略不僅由疫情驅動,能源危機、網路攻擊和自然災害也將影響未來十年的企業韌性策略。

未來的網路韌性將透過各種要件得到增強,包括:

  • 網路切片差異化:客製化網路切片以滿足特定需求。
  • AI/ML 網路優化: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進行網路優化。
  • 冗餘方法(Redundancy Approaches):透過時間敏感性網路 (TSN) 和低延遲低損耗可擴充 (L4S) 等標準確保網路冗餘。

實際應用

最近在柏林的道路上展示了透過L4S遠端操作車輛,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應對了即時壅塞風險。這為雲端遊戲、無人搬運車 (AGV) 和無人機等新興的時間關鍵型應用案例訂定了藍圖,為電信商在未來幾年帶來了巨大的收入機會。

投資網路靈活性和網路揭露 以豐富服務

關注領域3

關鍵洞察:透過開放 API 投資網路揭露和靈活性,使 CSP 能夠利用 5G 屬性(例如按需求的頻寬和增強的安全性)進行創新。這可以培養創造力,支持新的應用,並提供巨大的收入機會。策略合作聯盟和動態網路切片是滿足企業需求和推動 CSP 成長的關鍵。

使用開放 API  解鎖網路功能

透過可程式化網路和統一、開放的網路 API 釋放網路的全部功能,代表著未來網路演進以及社會和企業大規模技術創新的決定性時刻。

能支援業務的開放網路 API 的出現使 CSP 能夠為跨雲端平台、軟體供應商、應用生態系統及其自身營運的開發人員發展新的創造能力。

這個跨服務供應商、跨應用程式服務供應商的「API工具箱」將簡化強大的5G屬性的動態聚合,例如按需求的頻寬、回應能力、可靠性、裝置資訊和預測覆蓋,以及用戶身份驗證、節能模式、增強的安全性和識別。

5G 應用生態系統(尤其是企業領域)的預期成長,凸顯了CSP 的巨大收入機會,且由於營運成本低和規模經濟效益高而具有高投資回報潛力。這些機會已經出現,CSP可以透過建構這些基礎生態系統來獲得早期發展動力。

從最好的網路到最聰明的網路

Dr. Gerd Niehage的訪談中,他解釋了Swisscom如何從最好的網路發展成最聰明的網路,並強調僅僅做到最好已經不夠了。以最好的網路作為堅實基礎,Swisscom正與愛立信合作,努力成為「最聰明的網路」。外部的開發人員正在幫助Swisscom透過新應用程式提供一流的客戶體驗,並提供Swisscom客戶所需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支援 5G 設備的創新

在巴塞隆納,Sony為媒體記者展示了支援 5G 的專業攝影機,由 Quality on Demand 的網路 API 所賦能,使他們能夠充份利用卓越 的5G 上行鏈路效能。這項創新消除了對佈線、衛星轉播車和繁瑣安裝步驟的需求,從而降低了成本並提高了靈活性。動態網路切片將帶來如此豐富的網路服務,如今全自動 5G 網路切片已蓄勢待發,這對於未來幾十年電信商收入的成長至關重要。

這個機會的核心在於新的商業模式,根據特定的服務需求提供分級定價,這對於滿足企業需求和推動電信商的企業客戶收入成長至關重要。

我們最近與英特爾和微軟合作,展示了部署在行動連接筆電上、供消費者和企業同時使用的多個網路切片的未來潛力。這種期待已久的、超越智慧手機的設備生態系統的進步,為電信商進入企業市場創造了全新的機會。

結論

對於電信商 而言,5G 業務將需要長期的網路投資週期,以平衡近期收入機會與長期策略目標。早期的市場成功為未來的成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始,但並不能保證長久的發展。相反,電信商需要跨越八個網路維度的投資策略:覆蓋範圍、容量、效能、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靈活性和開放性,而這將帶來領先優勢。

在愛立信,我們致力於支持電信商在未來十年邁向卓越 5G服務 並邁向 6G 的演進之旅。我們相信,包含三個重點領域的網路藍圖可以保持創新的領導地位。

The Ericsson Blog

Like what you’re reading? Please sign up for email updates on your favorite topics.

Subscribe now

At the Ericsson Blog, we provide insight to make complex ideas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