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下一代企业数字化网络平台
我们对未来物理世界的构想是,它将是一个数字化、互联和可持续的世界,人类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它的各个方面。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可以享受到数字智能和沉浸式体验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我们提供高性能网络、企业网络和网络应用编程接口(API)帮助合作伙伴创收,助力构建一个开放的业务创新平台,让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在一个无界的世界中紧密相连。
在爱立信,我最享受的一件事就是参与打造变革性创新。过去二十年,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协同进步引发了一场数字化转型的革命,对商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系统本身的高度开放性,催生了无数创新服务,也使得新技术的普及速度空前加快。比如,到2022年底,全球5G签约数突破了十亿大关,这比4G实现同样的规模快了两年。
工业和社会数字化已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下一步,移动产业的商业模式将向平台转型,打造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为孵化创新商业和技术提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技术、可编程网络、应用编程接口(API)开放和即服务(as-a-service)商业模式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型需要能够提供无缝、高效的连接和通信服务的网络平台,将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互联在一起。
网络平台应能够灵活地支持各种用例,从尽力而为的移动宽带服务到有保证的服务质量(QoS),需要搭建一个全球平台,让所有人或任何事物都能享受其服务。与此同时,它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差异化服务的成本和资源消耗,助力社会和工业实现净零排放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
网络平台是未来构建无距离世界的基石:在这样的世界里,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能够紧密融合、无缝共存,人类和设备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连接、协作和互动。为了构建这样一个网络⸺物理世界,无处不在的、有弹性的、可信的连接,作为其基础和保障。
基于这个愿景,我选择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作为我2023年的技术趋势报告的重点:
无边界的平台, 将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互联在一起,为孵化创新的新服务提供支持,实现指数级业务增长。它需要网络平台才能实现。
网络平台将对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各种网络功能进行聚合和抽象,为开发人员和企业提供全球范围的可盈利服务。这些服务与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增值功能相结合而进一步增强。网络平台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嵌入了互操作性和路由功能,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服务连续性和覆盖度。
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网络功能的可编程性和开放性。可编程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部署的灵活性,还可以通过API将自己的功能开放给网络平台。
趋势#1:网络⸺物理世界所需的技术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沉浸式用户体验受到工业和社会的追捧。为了抢占这一领域的先机,世界各地的科技巨头纷纷投入巨资以加快相关的技术开发,推动了扩展现实(XR)设备和应用的发展。
几年来,沉浸式通信一直是我的《CTO技术趋势报告》关注的主题,它将用户体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今年,我将重点介绍两种在网络-物理世界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一是大规模孪生(massive twinning)功能,它能够将物理世界的感知、控制和体验关联起来并整合在一起,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生成可编程的数字表示。二是态势感知功能,它能够使用感测技术监测周边环境,识别和定位各种物体,实现精准的导航,在网络-物理环境中保障顺畅和安全的交互。
大规模孪生⸺实时数字复制
为了打造一个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的数字化可编程的物理世界,我们需要利用大规模孪生技术,即将物理世界中的人、物理对象、流程和联网系统等各种事物精确地复制成完全同步的数字孪生。每个数字孪生都了解自己的过去,能够预测自己的未来,并完全掌控自己的实时状态。在大规模孪生中,所有数字孪生都是完全同步的。来自物理世界的大量数据被实时发送,用来更新数字孪生并由应用来使用。在物理世界中,执行器和接口执行来自应用的功能,完成动作和体验。
大规模孪生可以帮助我们节约资源并预防故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智慧城市的实时可编程数字孪生,它能够对各种公共或私有服务,例如水电煤、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和环境监测等进行精准的建模、监测和管理。大规模孪生的另一个重要用例是智能工厂的流程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灵活性、产品质量和可持续性。此外,大规模孪生对运营商(CSP)也大有裨益,让运营商能够创建整个网络的数字表示,从而模拟网络部署、优化网络运行和实施预防性维护。
要实现大规模孪生,无处不在的连接和集成感测是必不可少的。大规模孪生可能要求每平方米就有数百个传感器和执行器,这意味着网络需要为各种设备和应用提供全时全地的高级服务覆盖。其中包括高达每秒千兆比特的数据聚合速率,这对极低时延和高吞吐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6G时代,网络将采用新的、能效更高的信令协议来提供连接,数字孪生所使用的大量传感器和执行器将是无需电池和人工充电的零能耗器件。要实现大规模孪生的部署,需要一个全自动化的流程来批量处理传感器和执行器器件。此外,还需要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端到端保护数据和隐私,以达到所需的信任水平。
为了充分释放零能耗器件的潜力,我们需要采用全面的方法。就器件本身而言,这涉及到提高能量收集技术,以及改进封装和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爱立信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研究新材料和超低能耗设计,以利用无线信号产生能量。
利用3D游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网络数字孪生,这是一种比传统的无线网络模拟器更先进的方法。它能够实现新的功能,如高分辨率地展示城市和室内环境,精确展示影响无线信号传播的表面材料,还可以展示动态场景特征(如车流和用户移动)等。爱立信借助最新的技术进步,提升了在可视化、集成、格式标准化、协作和建模准确性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技术进步使我们能够通过数字孪生更精确地模拟无线网络的性能。
态势感知⸺感测周围环境并定位物体
态势感知是指能够实时掌握环境及其要素,并从中获取有意义的洞察,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构建一个基于大规模孪生数据的网络-物理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处理感测和定位信息来创建数字世界,这些信息由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提供。SLAM信息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如AR、3D测绘,3D重建和实时目标跟踪等。
空间感知能力将是未来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6G系统的一个创新特点。未来的网络将通过重用网络通信信令来实现空间感测,使用类似于雷达技术的原理来识别物体的存在、特征和轨迹。这种解决方案被称为通感一体化(JCAS),将为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和公共安全应用等不断发展的用例提供服务。
网络不仅能够收集JCAS传感器的数据,还能够收集其他非JCAS传感器的数据。网络平台能够处理汇总的传感器数据,用于SLAM、导航和地理围栏等服务。此外,网络平台还能够通过网络API把处理过的传感器数据分享给开发生态系统中的各参与者,让他们更方便地使用。
网络平台在未来感测方面的主要优势是,大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已安装,可以实现全区域的覆盖,能够支持同步多静态传感网格。网络基础设施的另一个有利特点是,用于感测的无线信号可以在黑暗环境中工作,甚至可以感知当地的天气情况。
- 欧盟地平线2020 HEXA-X项目t
爱立信与合作伙伴一起参与了欧盟地平线2020 Hexa-X项目。该项目研究了感测场景和用例,还进行了差距分析,探讨了一些问题,例如为了支持已确定的用例需要什么技术,现有的5G技术能够支持什么用例,以及需要开发什么额外功能等。后续的欧盟地平线Hexa-X-II项目将重点研究JCAS的感测架构、物理层解决方案和安全等方面。 - KOMSENS 6G
爱立信积极参与了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资助的KOMSENS 6G项目,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如何将感测技术集成到通信网络中。 - 恩智浦(NXP)半导体
爱立信与恩智浦半导体合作,探索在哪些新场景下可以使用将通信和感测功能完全集成在同一个发射/接收节点的网络。我们还将一起研究这些未来系统的实现方案,并评估JCAS用例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和机会。
趋势#2:业务创新需要开放的平台
业务创新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无缝地互联互通。所有的生产者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发并提供自己的产品、服务或内容。这个平台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搭建桥梁并促成交易。每当有新用户加入该平台时,原有的平台用户(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能够受益。随着加入的用户越来越多,原有用户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大。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网络效应”。这种平台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不需要大额投资便能进行扩展。
开放的业务创新平台能够支持不同层次的用例,从最简单到最先进的都有,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对服务进行分类,以便快速部署并降低成本。此外,它还使生产者能够灵活地创建不同的产品、服务和内容。
未来,企业将能够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来使用网络连接和功能,就像使用云服务一样。针对不同的用例,服务可以通过公共网络提供,或者通过在公共网络中创建的专属且独立的逻辑网络切片提供,这些逻辑网络切片可以延伸到专门建设的专网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创建一个安全且专用的虚拟网络,具有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系统,可以增强对资产的控制和可视性,包括那些通过宏网络连接的资产。
网络平台的作用
现有的网络平台提供通信即服务API,例如,提供SMS、视频通话和语音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将它们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产品中。在不久的将来,开发人员还将能够使用更先进的可编程网络功能,满足应用对时延、可靠性和吞吐量的需求。这些功能将以网络API的形式提供,满足下一代用例的需求,如沉浸式通信和态势感知等。这些未来用例还可以通过与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增值功能相结合来进一步增强。
为了高效和可扩展的实施,网络平台将来自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的开放网络API进行聚合和抽象。此外,网络平台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嵌入了互操作性和路由功能,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服务连续性和覆盖度。
转型的第一步是改造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加强网络API支持套件,以提升资源管理和服务编排等方面的能力,架构改造涉及到无线接入网、核心网、运营支撑系统和业务支持系统等部分。第二步是要确保网络API支持套件具备最先进的公开框架和服务定义,也就是网络抽象层。随着5GAdvanced和6G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功能,如定位、感测和嵌入式计算等,网络API支持套件将创建新的服务细分市场和策略,促进服务的多样化。
我们携手3家运营商和部分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在MWC 2023上展示了如何为开发生态系统提供先进的开放网络API。该演示向应用开发人员展示了如何使用5G网络API来实现服务质量按需提供(QoSon-demand),适用于基于移动设备的交互式高清视频会议,以及无时延移动游戏等场景。服务质量按需提供演示基于3GPP网络API和CAMARA通信API的电信标准化。
趋势#3:高性能的网络基础设施
现代化网络基础设施需要采用开放式架构,拥有开放的接口和API,这些接口和API可根据市场对业务创新和增长的需求不断发展。无限连接、可信系统和AI认知网络将是未来从5G到5GAdvanced,再到6G演进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
泛在开放的无限连接
网络基础设施架构的重要组件包括开放的访问接口、通过网络API开放的服务接口、连接到云端的开放网络基础设施层,传输和数据管道接口以及开放的网络应用(如rApp)等。
通过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管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QoS要求,在网络切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动态地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服务差异化和部署灵活性。
可编程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定制设备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可编程网络是基于云技术构建的,它可以加快功能的开发和bug的修复,也可以实现类似DevOps的操作。这样,运营商就可以使用软件即服务的商业模式,为网络应用提供计费、管理系统和核心网功能等服务。
网络感知应用能够基于对网络功能的了解,智能地选择应用组件的部署位置,从而保证最高的运行效率、性能和节能效果,同时还会考虑到特定硬件加速功能的分布情况等因素。
基于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的架构还可以实现无限连接,满足数据速率和时延要求,并且随时随地可用。利用多连接、多点连接和分布式MIMO等技术,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性能和质量,同时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弹性(NRAR)。多点连接和分布式MIMO可以让大量紧密协调的网络节点与每个特定设备进行通信,进一步增强性能。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还包括卫星和无人机网络等非地面接入组件,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作为长期无线接入演进的一部分,它还将使用sub-THz频段的频谱,为JCAS等用例提供高精度感测。
端到端优化网络的能耗,可以构建节能型网络。在节点层面,硬件加速器和相关的软件组件(如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是低能耗解决方案的必要元素。这些组件可以实现流量处理的可扩展性,支持多种睡眠状态和快速激活等功能。此外,这个层面还将内置智能网络和基于AI的功能,进行站点能耗协调,从而进一步优化网络的能耗。
6G网络将在未来打造超强的网络基础设施,它的容量将是现在的100倍以上,峰值速率将超过100Gbps,广域一致性时延将降到5ms以下,定位精度将提高到厘米级。这种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始终保持可用,无论是在室内、室外还是非地面环境中,都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覆盖。它是通过一些可互操作的服务接口来实现的,这些接口可以把全球各地的生态系统参与者互联在一起。
内嵌的可信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是开放的,需要遵循零信任原则(从不信任,始终验证)来保障安全,这样才能确保所有通信都是安全的,并且还要持续地监测通信的可靠性。网络基础设施是人类和智能设备进行各种社会、任务和业务关键用例的重要支撑,它不仅要安全、有弹性、保护隐私,而且还要能够被验证。为此,我们需要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安全控制和保证机制无缝集成到网络基础设施中,以便实时响应已知和未知的威胁。这样才能确保网络基础设施是可靠和安全的,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保护数据的来源、机密性和隐私,防止被他人非法访问或篡改。
可信系统是一个安全的系统,它的每一层(从基础设施到连接,再到设备和边缘)以及它的网络切片都需要有自己的安全身份。这些身份可以通过信任根机制来验证。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网络基础设施将使用最先进的协议栈,其中包括量子验证算法和机密计算技术,它们可以在数据被处理和存储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最后,网络基础设施要保证整个应用通信通路的安全,包括设备、所有网络域和应用云。未来,它还要能够支持旁观者和空间隐私的保护,让用户享受沉浸式的体验。
可编程网络中的人工智能
网络基础设施必须能够灵活地满足各种用例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利用可编程性和分布式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实现完全自主的运行,需要让系统能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零接触部署和操作,并且能够不断地实时优化性能。而网络服务的管理则是通过明确定义的功能模型和对异构网络资源的动态和精细分配来完成的。
数据驱动的架构和操作是全网进行统一的人工智能性能优化的基础。优化过程中,还会不断进行监督和调整,得到的优化结果亦有据可循。网络再把优化结果汇总起来,并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里,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网络和端到端业务的管理和优化采用了分层控制环结构。在自主网络里,人类可以依靠合法、符合道德规范、技术强大、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来进行监督。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应用和认可,并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提升研发等领域的效率。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可以协助进行网络分析和优化任务,如预防性维护、欺诈检测和网络规划等。
结语
我对未来物理世界的构想是,它将是一个数字化、互联和可持续的世界,人类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它的各个方面。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可以享受到数字智能和沉浸式体验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我们已经看到了实时、可编程的协作式数字孪生在各种工业场景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还将看到智慧城市和全球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这一切都需要数字孪生、大规模感测功能和空间测绘技术提供的海量数据,以及无处不在的连接和网络可编程性,它们是数字化变革的基石。
5G带来了一些独特的能力,例如全球性、可信和安全的接入等,它们为5G Advanced和6G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G还具有一些创新的特性,例如无限连接、可信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网络等,让它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5G将成为首选的网络基础设施,因为它是最高效的通信技术,可以满足各种开放、规模和支付能力的需求,提供各种差异化服务,让消费者、开发人员、企业、各行业和政府都能受益。
5G带来了一些独特的能力,例如全球性、可信和安全的接入等,它们为5G Advanced和6G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G还具有一些创新的特性,例如无限连接、可信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网络等,让它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5G将成为首选的网络基础设施,因为它是最高效的通信技术,可以满足各种开放、规模和支付能力的需求,提供各种差异化服务,让消费者、开发人员、企业、各行业和政府都能受益。
关于作者
作为爱立信首席技术官,Erik Ekudden负责制定爱立信的整体战略和技术领导方向。他在全球技术领导层的丰富工作经验影响了公司的战略决策及其在5G、6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虚拟现实和物联网方面的投资。Ekudden的领导能力建立在他数十年的技术战略和行业活动相关的职业生涯之上。他于1993年加入爱立信,曾在公司担任多个管理职位,包括技术战略主管、美国圣克拉拉首席技术官以及标准化和工业主管。他还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成员和《爱立信技术报告》的出版者。